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建国大业》何以建成?

 
 

Weijin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作者:魏卫 | 评论(2) | 标签:建国大业电影

记得韩三平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曾表示:《建国大业》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但作为年轻人的我却一直到现在才一睹其尊荣,而且不是花几十大元进电影院看,而是通过有盗版之嫌的迅雷下载来看的。这部号称集结了中国几乎所有当红影星的片子被媒体以无以复加地炒作,恰如其缝地配合了国庆六十周年期间宣传阵地的鼓与呼。

有外媒称韩三平完成了斯皮尔伯格都完成不了的任务,这是指影片能够让172位影星齐聚一堂,更为恐怖的是,这些人竟然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片酬的!这是实话,网易曾经给韩导算过一笔账,如果要一一按市场价支付片酬的话,该片至少在演员片酬方面就得付出好几亿,而这显然不是韩导所希望的。那么,韩导又是如何将这么多人齐聚门下的呢?

据蒋介石扮演着张国立称他当时正在国外,并不想接拍这部电影。几经苦劝,韩导在电话里使用了杀手锏"祖国目前六十大寿,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不应该做点什么吗?"这句话把"蒋爷"给难住了,二话没说,从国外飞回来给"母亲"献礼。接二连三地,对其他主要演员,韩导也使用了类似的招数,而且借此压低甚至免除了片酬。至于之后,随着越累越多的人加入,竟形成了"羊群效应",以致更多的大牌主动联系剧组,多少要了个露脸的机会。到最后,实在找不出能上镜的机会了,竟导致像周星驰这样的巨鳄想加入都没办法,只能"等到下一部"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由韩三平任董事长的中影集团有着像中石油、中移动等众多"中字头"企业的超然地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至于国内各大院线的档期安排,让谁上,让谁下,这都是韩导一句话。让韩导器宇轩昂的不是他个人的影响力,而是他所在的职位和他背后的体制。有个小故事是这么讲的:灰太狼追喜羊羊,追到半路,喜羊羊爬上了一棵大树,在树上的喜羊羊好不得意,哈哈大笑,灰太狼在下面无可奈何地说,"笑我的不是你,而是你的位置。"这则故事似乎在很多地方都用得着。而相比之下,斯皮尔伯格要想邀请一位大牌参演他的电影,基本上只能由市场决定。而片酬也不是由导演说了算,而是制片方与演员公司协商,导演和演员只是整个文化工业下的两颗螺丝钉而已。制片方自然要精打细算,毕竟谁都不想做亏本的买卖,而演员们也不是省油的灯,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啊,毕竟这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真正拥有超然地位也有例子,就在香港,那就是邵逸夫。相信这个名字读过书的就不陌生,不知道大陆有多少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是以这三个字打头的。邵逸夫今年都一百多岁了,可直到去年,他才从TVB的老大位子上真正退下来。而为了给邵老贺寿,香港演员速速集结,拍了一部《72家租客》。巧合的是,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影星达到173位,刚好超过《建国大业》,其中每一位演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过邵老的恩惠。不知道韩导听到这一消息有何感想,是否准备好了在《建党大业》中上演河蟹大战草泥马。

大胆地猜测一下,《建国大业》里面也会有演员是既不心愿地出演,但这已经不是他们个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事情了。要知道,当年红遍整边天的张惠妹,也仅仅是由于率性而为,结果说被封杀就被封杀,而不管她个人有多少拥泵。三年一晃而过,等到小女子再赴内地之时,大量的黄金白银已与她无缘。可见,在哪混就得遵守哪里的游戏规则,这是铁律。韩少说的好,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那么回头来看看《建国大业》都真正拍了什么吧。其实很简单,讲的就是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段历史,角度是关于政协的。就是说一方面,蒋介石方面如何地迫害进步分子,一党独裁;另一方面,中共如何组织统一战线,民主建国,最后顺利完成"建国大业"。可以说毫无新意的,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在韩导背后不仅仅是电影事业的体制,还有更复杂更庞大的另一个总的体制。影片基本上也是按照上面说的那两条线展开,稍微细心一点的观众就会发现,在影片的过程中,不用见人,只要见到色调就能知道故事跳转到哪条线上了。一边是阴雨绵绵,南京那边似乎从来都没有过好天气,另一边则是晴朗好天气。再加上后期色调一处理,整个对比就出来了。有一个场景处理的十分巧妙,周恩来在国统区与国民党谈判,那怎么办呢?到底要天晴还是下雨呢?这自然"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周恩来的新闻发布在室内,一束光从他头上打下来,就将其一个人罩住,而外面的世界,该下雨的还是下雨……

谈谈整部影片最大的技术硬伤吧。也许是为了照顾每一位参演大牌的感受,只要出面的影星都给了正脸,而且有时候竟然是为了正脸而正脸,为了亮相而亮相。这就导致原本一些不重要,根本可以甚至应该"不屑一顾"的角色也强行插入。于是,就像有人所形容的一样,《建国大业》成了一部"一个半小时的MV",而故事情节,则基本上被拆分得七零八碎。观众也乐得其所,要知道,这可是一场十足的视觉盛宴呐。于是,"建国大业"的结果是皆大欢喜,拍的人成功地献了礼,自认为弘扬了主旋律;看的人也饱了眼福,"见过了大爷"。

当然,究竟好不好看又是另外一回事,以至于在网上这部片的评分只有6.9分,那也不在韩导的关注范围之内了。

再怯怯地说说现实版的建国大业吧。影片到建国完成就结束了,在那一天天安门城楼上,站立着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这些开国元勋中,有主席毛泽东,还有其他6位副主席。而奇妙的是,这6位副主席中,竟有3位是非中共党员,这也可谓是中共当年号召的"民主联合政府"在国家领导人层面的体现。当然,换到现在是不能比了,现在相对高层的非中共人士除了一大帮的政协委员之外,就剩陈竺与万钢了,他们的职位分别是卫生部长和科技部长。转折点其实出现在1956年,就连我们考研的书本上都对此讳莫如深,一笔带过。其实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使中国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重大变化,使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的唯一基础,而且使政治领域实现了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当然,为了正朝野视听,我们讲这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后话……

勿谈国事。

魏卫的最新更新:
  • 没有门内,只有门外。 / 2010-03-27 11:27 / 评论数(0)
  • 一名"守法公民"的非正常死亡 / 2010-03-27 11:27 / 评论数(2)
  • 我与强盗二三事 / 2010-03-26 11:09 / 评论数(2)
  • 一座城市与两个人的悲欢 / 2009-05-19 23:37 / 评论数(3)
  • 都是撑的 / 2009-04-03 22:46 / 评论数(0)

  •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有深度,值得一看;有意思,值得一读;无聊,浪费时间

    关注者

    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过去,因为遥远而美丽; 童年,由于无知才无忧。 幸福,就在于为达到幸福而不懈努力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