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n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既然地震不可预测,有人预测准了,也不能预报「参考附件一」,那么请国家负责加固地震带上的居民房屋。面对活跃地震带上的"土木之城"「参考附件二」,面对青海玉树的巨大灾难,请对溫家寶总理问责!
溫家寶总理曾经发誓:"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可是在玉树,地震死难者又有许多是孩子。
2009年4月1日,溫家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起,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
溫家寶总理负责落实了吗?
2009年5月1日,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开始施行。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吸取了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明确规定,学校等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地方政府没有落实《防震减灾法》,那么,作为行政之首的总理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失职、领导失职之责。
尽管我个人非常喜欢溫家寶总理,我认为他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总理,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解放、深入基层、厉行改革、不顾个人安危、有勇有谋的总理,但是不能因为人民喜欢他,就不追究他在领导防震减灾方面的失职责任。
溫家寶总理应当在国务院会议上就领导防震减灾方面的失职作出深刻的反省和检讨,并立即指示和监督各地政府拿出资金,帮助民众加固地震带上的校舍和其他房屋。以后,如果再发生地震带上大量危房、土房、豆腐渣建筑倒塌的事,地方领导人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次,溫家寶总理不必辞职。溫家寶总理的检讨和失职也不应成为反对改革者攻击温总理的借口。
2010-4-16
附件一:
地震到底可不可以预报?
人民网 2010年04月16日
青海省玉树地地震,又造成了数百人亡命,数万人无家可归,有报道说目前灾民都呆在操场或者空旷地里,他们的粮食和饮用水只能维持两天,目前急需帐蓬跟粮食。现在是咋暖还寒的春天,青海那个地方要比中原冷,可想而知,灾民们的生活艰难。看到这样的报道,当然将心比心,如果发生在自己所在地,不也是如此么?这个春天,真是让人难以形容阳光明媚,西南地区大旱,东北四月降雪,西北玉树地震。人与天和一的事,说说可以,但怎么做呢,不好办。
但是,这个时候,我也想起以前,那个时候,地震预报非常及时,经常在地震要到或者可能要发生地震时,就进行预报,然后百姓集中疏散到空旷的地方防震,没有地震,大家都回家。而后来的海城地震,处理的就很好。可是,现在,我也这么认为,维稳很重要的,不是次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得考虑一下,这么多人出来了,会不会出现不稳定?当然,一说地震,肯定人心惶惶了,如果大家出来了,有小偷有黑社会,有不怀好心的人做动作,那可怎么办呢?就不能这样做,而且是坚决不能这样做的。
我不大相信地震局是饭桶局,就是不会预报,不会预报,怎么会测出几点几分,在某地发生几级地震呢?怎么还说某月某日可能要发生几级余震呢?以前跟地震局人打过交道,谈过地震预报,人家说有前兆,预报的不准,但有科学性,如果真的根本不能预报,还要地震局做什么?毛澤東时代,土法上马预报,可是地震局宁愿背黑锅说他们不能预报,这就奇怪了,并说全世界都预报不准确,08年日本发生地震,人家准确预报到10分钟以内,我们却堕落得不能预报了,这真是件悲哀的事,以后,为了大局,我们就对地震可能发生在哪里,一无所知了,老是不能预报地震,这样的死法,死的太不舒坦,做鬼能风流?这尊严也就谈不上的。
如果地震可以预报,为啥汶川与玉树的地震都没能提前预报?
如果地震不可以预报,为啥还养着地震局这一帮大小老少爷们?为啥不把养他们的钱用来加固校舍民宅?要觉得加固校舍民宅花费太高不值当,那就换种比养地震局更廉价的方式:养蛤蟆!
附件二:
汶川之后,防震工作有多少?
http://news.sohu.com/s2010/dianji411/
声犹在耳: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汶川地震过后,很多领域都进行了反思和检讨。中國地震局成立了专门的总结与反思领导小组及其咨询工作机构,通讯保障、交通等方面都有反思。特别是在学校的建筑质量上,为了今后孩子们能够不再重复汶川之痛,各界人士都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反思与追问。然而,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当又一次震后校舍大范围倒塌时,当初对孩子们的承诺还声犹在耳。
玉树震后房屋建筑情况扫描
活跃地震带上的"土木之城"
玉树县身处地震带,位于非常活跃的巴颜喀拉活动地块,与汶川同属一个块体。玉树建筑类型多属于土培房。这种房屋在倒塌时也许不会造成太多的死亡,但会造成数量惊人的伤者。城区多数建筑为土木结构,此类结构抗震性能较差。而农房长期以来几乎不设防,普遍缺乏抗震设计,往往在地震面前"不堪一击"。
校舍安全:重点支持中西部重点监视防御区
2009年4月1日,溫家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起,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
抗震减灾法:学校抗震加固措施入法
2009年5月1日,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开始施行。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吸取了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明确规定,学校等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目标: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从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到把学校抗震加固措施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下来,汶川地震后所实施的防震减灾措施其实并不少。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温总理所说的"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玉树地震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验证了这个美好的承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没有实现。
作者:胡星斗
中国报道周刊, 2010-04-20.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建议就汶川震后的防震工作问责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 龙门山——请为北川孩子作证 (0)
- 面对灾难,我们如何展示大国风采 (34)
- 震灾之后中国再不需要向世界证明什么了 (38)
- 重建家园,更要重建心灵! (2)
- 这次震灾的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 (10)
- 质疑汶川大地震 (55)
- 谄媚不过余秋雨,变态末属王兆山 (11)
- 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 (26)
- 让献爱心更有持续性一点 (2)
- 警惕泛道德主义借势扩张 (1)
- 蒋政委,我为你哭泣 (12)
- 用制度保护捐款,不负爱的力量 (5)
- 王石事件——网民为何苦逼"潘金莲"不揪"西门庆"? (20)
- 献给汶川的诗——每个角落 (1)
- 火炬要给救灾让路 (2)
- 浅议地震对中国的影响 (7)
- 汶川的启示 (6)
- 汶川大地震有感 (46)
- 校舍倒塌原因应由专业机构调查 (16)
-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伸出援手 (7)
- 最不可辜负的是民心 (35)
- 文明与野蛮,傲慢与偏见 (21)
- 救灾已到最揪心时刻 祈求生命的奇迹 (1)
- 捐赠使用不透明必带来信任危机 (4)
- 拯救同类的生命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5)
- 我们需要悲伤的聚会来释放悲伤 (1)
- 我们如何为"中国加油" (5)
- 成都环保风暴中的谭作人 (0)
- 感谢日本朋友给死者最后的尊严 (86)
- 想不明白的抗震救灾中的若干问题 (29)
- 悼念地震死难同胞应果断停止奥运火炬传递 (14)
- 当天灾转为人祸,谁来出面承担? (28)
- 应降半旗为同胞致哀并停止圣火传递 (27)
- 应彻查校舍倒塌悲剧的真相 (15)
- 平时就需要制造敌人么 (4)
- 川震校舍倒塌报道被禁始末 (0)
- 央视的赈灾晚会搞得像颁奖礼庆功会 (19)
- 天灾面前,我们不需要制造人间的敌人 (8)
- 天府之国,需要"活个明白" (0)
- 大震考验中国的基础设施 (5)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使用 Google 阅读器订阅中国报道周刊
- 开始使用 Google 阅读器,轻松地与您喜爱的所有网站保持同步更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有深度,值得一看;有意思,值得一读;无聊,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