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自由的加强版。
Sent to you by Willing via Google Reader:
其实,韩寒完全没必要再《要自由》了。因为,他把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同胞对民主与自由的理解,已解释成"因为大部分国人眼中的自由,与出版,新闻,文艺,言论,选举,政治都没有关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说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人,能自由的喧哗,自由的过马路,自由的吐痰,稍微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我可以自由的违章,自由的钻各种法律法规的漏洞,自由的胡作非为"了。
既然,韩寒的《要自由》出笼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好象预知这一切、一早就有"《环球时报》特意发表社论力挺,截止前两篇博文发表后,主编胡锡进盛赞韩寒的言论是'当下中國难得听到的大实话',社论起草人之一王文也宣称,韩寒思想'蜕变'将是对自由派人士的重大打击。同时,有反对者批评韩寒此番言论是'五毛'升级版,甚至称这是韩寒'和自由主义决裂的宣言'"等综述。那么,我就与中共及韩寒下完这盘"很大很大的棋"。
韩寒道:"上上篇文章里说,每个人要的自由是不一样的"。
顾晓军批:请问韩寒,如果是"每个人要的自由是不一样的",又怎么解释"人人生而平等"呢?韩寒的此言论,其实就是承认了分等级或等级制下的自由。这,不是民主社会的自由观,而是封建制度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所谓的"自由"的自由观。
顾晓军续批:韩寒,成功了,完成了从叛逆青年到中共政权合伙人的角色的转变,也成了让他钻营成功的这个社会的卫道士、成了社会进步的阻力。
韩寒道:"我知道你们一定对苏共进行过研究,你们认为苏共的失败,很大的程度源于戈尔巴乔夫开放了报禁,并将最高权力依照宪法约定,从黨返还给了人民代表大会"。
顾晓军批:替黨说话。"从黨返还给了人民代表大会",是韩寒在为中共歌功颂德。其意:一、中共还是讲民主自由的。二、暗指"人民代表大会"是合法的。其实,中共没有资格"返还"这样那样。民众,不是中共的奴隶,而是国家的主人。相反,政权的合法性,应该得到民众选票的承认;政黨的合法性,应该是到民众选票承认的政权处去登记。这是民众与政权与政黨之间的基本关系。而由一个政黨垄断的诸如"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实质上是不合法的,所以才落到了"橡皮图章"的命运。
顾晓军续批:什么叫"苏共的失败,很大的程度源于戈尔巴乔夫开放了报禁"?苏共的失败,源于他们倡导的社會主義,是违背人性、违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新闻自由,是普世价值。英、美等国不是一直在搞新闻自由吗?为啥至今没有垮台呢?
韩寒道:"我恳请官方为文化,出版,新闻,电影松绑"。
顾晓军批: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且拿民众利益换自己与小团体的利益。然而,如果民众没有选票、政权没有合法性、一个政黨凌驾于民众与国家及其他一切之上,会有"官方为文化,出版,新闻,电影松绑"吗?上个世纪60年代之初与80年代之初,不都松绑过吗?结果又怎么样了呢?经历过文革与"换二十年稳定"的人们,谁还敢寄希望于一贯出尔反尔的中共的松绑呢?韩寒这究竟是无知还是别有用心呢?
韩寒又道:"作为交换的条件,我承诺,在文化环境更自由之后:不清算,向前看,不谈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如果文化界和官方能各让一步,互相遵循一个约定的底线,换取各自更大空间,那便更好"。
顾晓军批:韩寒的用心已昭然若揭——他在倡导:"作为交换的条件","不清算"、"不谈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请问韩寒:是当政还是"执政"?如果是"执政",有选票吗?有能上能下的机制吗?什么都没有,你凭什么"不清算"、"不谈……敏感事件"(知道广场母亲的感受吗)……你根本就处于无权谈论这谈论那的状态,又有什么资格交换呢?
顾晓军续批:"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是不是连官员财产申报公示也不要了呢?那还有公开、公平、公正吗?
韩寒道:"在每一届的作协或者文联全国大会时,我将都亲临现场或门口"、"相信我们这一代人的品质"。
顾晓军批:韩寒终于想进作协了,祝贺你的伟大进步!至于"品质",你有啥资格代表"我们这一代人"?就你的奴颜婢膝与用心的昭然若揭,我相信:是很多韩粉抛弃你的时候了,一如臭名昭著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韩寒道:"……据说一个人一次只能许一个愿望……"……
顾晓军批:中共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而且,韩寒预知了。然而,这不是有等级的自由吗?而有等级的自由,是自由吗?不!为了中华民族不再被"黨殖民"、为了中國老百姓的真正的自由,我顾晓军、情愿失去我自己的自由,哪怕是步刘晓波的后尘,也在所不惜。
结束语:韩寒这是在严重糟蹋汉语,怎么是《要自由》呢?这不分明是不要自由吗?
战役总结:韩寒的《谈革命》、《说民主》,是典型的反革命、反民主;而他的《要自由》,又是典型的不要自由。我相信:历史会作出公正判决。
作者:顾晓军
中国报道周刊, 2011-12-10.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批判韩寒的《要自由》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百家争鸣.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 限制言论即言论自由的死亡 (3)
- 还有多少墙需要拆掉 (1)
-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0)
- 自由,从律师开始 (0)
- 自由者面对的机器 (0)
- 自由社会与传统文化 (0)
- 自由的困境与出路 (0)
- 自由的代价——埃连回家引发的思考 (0)
- 自由的代价 (0)
- 自由的中国人民 (0)
- 自由活在每个人的心底 (0)
- 自由民主是可以说破的"皇帝新衣" (13)
- 自由是环境的最好保障 (9)
- 自由是有力量的 (2)
- 自由是个好东西 (0)
- 自由值多少钱? (0)
- 自由与政府的限度 (0)
- 自由、平等——现代文化大厦的奠基石 (1)
- 经济自由——自由之母,宪政之路 (0)
- 有关自由的逻辑 (0)
- 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 (21)
- 我们为什么不自由,为什么不长进 (0)
- 对自由的恐惧 (1)
- 如何揭露历史真相 (0)
- 别拿谣言剥夺言论自由 (1)
- 伟大的城市是自由的 (2)
- 从自由到"目田"——每一个汉语都在沦陷 (0)
- 从日本看美国——平等、自由之批判 (0)
- 从成龙失言谈自由 (0)
- 人,自由地迁徙于大地 (0)
- 人民胜利了! (0)
- 中国的自由与统一 (0)
- 中国没有自由的传统吗? (0)
- 不要告诉我,你也可以梦想成真! (6)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中国报道周刊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有深度,值得一看;有意思,值得一读;无聊,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