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作者:爱德 | 评论(1) | 标签:蒋方舟,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思想偏激, 中国教育部, 文化部, 诺亚方舟, 圣经
我曾经对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很失望,写过文章《悲哀的北大清华!》表达看法,后来这失望变成愤怒,开始大骂,写过文章《北大是培养自大狂和势利眼的地方》宣泄情绪。另外在其它文章中,凡涉及到北大清华的,我都是横眉冷对,讽刺谴责,没有好脸色对待。
我从北大清华校长骂到教授,说校长是妓院老鸨,教授是老妓女。再从教授骂到学生,说学生是新妓女。妓女是靠出卖肉体换钱,而他们是靠出卖灵魂获取权利,再通过权利换钱或抢钱,他们无权时甘做有权人的犬儒奴才,掌权后便摆出主子嘴脸。
我每次骂完北大清华,心情会舒畅一阵子,看到这骂文章点击率高,好评很多,心里又会高兴一阵子。舒畅和高兴之余,也有一丝顾虑。尽管我曾声明,我骂的都是北大清华文科的教授学生,不包括理工的,但文科当中也不会清一色的坏吧。难道北大清华一个优秀的,有独立人格的学生都没有吗?如果有,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我先前知道一位叫余杰的北大学生站出来了,文章写得好,有独立思想,因此成为中国名人,而对清华一无所知。我不知不等于没有,我一直希望能有独立思想,文才也优秀的人出来。
每月初,我都要发表一期《网海拾珍集》,收集一些网友文章语录。现在已经4月初该发表了,在网上搜寻我喜欢的文章。在新浪博客首页正中央,发现一排红色醒目大字:"蒋方舟:我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图)"。我点击进入蒋方舟的博客,这文章题目是《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蒋方舟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女学生,我看完这篇文章又不由自主看下篇,边看边摘录。此时我的感觉不是在海边拣珍珠,而是进了珍珠加工厂。我爱不释手,还想看下去,摘录下去。已经看了4篇文章,摘录了6段文字。在一期《网海珍贝集》发表1个人的6段文字,我还从来没有过,所以暂时告一段落。
文章摘录完了,我一下子成了蒋方舟的"粉丝"。我心里有一种冲动,想写一篇文章聊聊蒋方舟,开始拟题目叫《清华大学的才女----蒋方舟》,想想不妥,有才不是她的特色。接着想到《清华大学的犀利妹----蒋方舟》,这题目倒是符合她的文风,但容易联想到乞丐"犀利哥"。
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用后选的题目。"犀利哥" 头脑简单,只是眼神"犀利" ,还带有仇恨。而"犀利妹"刚好与他相反,她面容美丽,目光柔和,思想丰富,情理兼具。只是她手中的笔十分理性犀利,解剖社会和人的灵魂深入细致,条理清晰。特别是解剖分析现在大学和大学生的病态心理,篇篇见血,章章中的。
蒋方舟最可贵的品质是勇敢。她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给学校的信一经发表,中国所有媒体都不敢再用她,写作也会受到官方限制,她将何以为生?然而她无所畏惧地宣告思想独立了。我转载她《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文章时写到:"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篇思想《独立宣言》。……"
中国专制最毒之处就是不准思想自由与独立,谁独立就封锁谁,饿死谁。所以中国文人大都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围着专制政权转,甘为犬儒奴才。学文科的蒋方舟在肚子与正义之间选择了正义,无所畏惧的宣布独立了,这是何等的勇气啊!她文中有思想,有智慧,最可贵的是勇敢。我将收在《网海拾珍集》(十一)中的6段文字复制在下面,供网友鉴赏。
☆ 标题: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2011-04-02 10:25:41)蒋方舟
http://blog.sina.com.cn/jfz
现在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漠然,我的同学们不是不关心,而是自动维护着自己将要继承的遗产。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摸样。
☆标题:快乐不是派发药丸 (2011-01-07 17:26:37) 蒋方舟
http://blog.sina.com.cn/jfz
中国人的快乐以前只是慢些,近几年却是等了半天却不来,干涸得几近于无,在"全球最快乐/幸福国家"之类的评选中,从来都在120名之后,09年的畅销书索性彻底沉下脸,起名为《中国不高兴》,即使如此,也要不识脸色地打听一句: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
☆标题:快乐不是派发药丸 (2011-01-07 17:26:37) 蒋方舟
http://blog.sina.com.cn/jfz
在电影《让子弹飞》里,当恶霸黄四郎被打败,人民涌进他的碉堡去抢财宝,镜头一转,所有人兴高采烈地扛出来的全是椅子,某百姓急迫地对打败黄四郎的金姜文说:"县长,这两把椅子归我了。"
这个关于"抢椅子"的隐喻似乎也是个讽刺,即使是世间除暴安良终得太平,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狂欢作乐,或是构建理性进步的新秩序,而是先抢到椅子决定自己的座次。
☆标题:快乐不是派发药丸 (2011-01-07 17:26:37) 蒋方舟
http://blog.sina.com.cn/jfz
从春晚到周星驰到冯小刚,快乐成了黑暗中集体神经质的哄笑,成了新闻联播里有版有式的"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日子里……"。快乐像是每年按量集体配给一次"乐子",规定和分配娱乐听起来像是四五十年前的事,可是往近处看,从奥运到亚运会,不也是一次次集体派发的大剂量的"快乐丸"。
中国人当然必须快乐,但快乐不能像一场场整体的广播体操。中国人要寻回快乐,必先得先寻回"我",再寻回"自由"。有了这两个装备,才能踏上回溯快乐的征程。
☆标题:弱者的武器(2010-12-27 12:37:03) 蒋方舟
http://blog.sina.com.cn/jfz
2010已到末尾,如果今年悲情依旧的话,至少有一点值得欣慰,随着"上访不如上网""围观改变中国"之类新觉悟的苏醒,"后台暗语交易"被摆在聚光灯下,弱者渐渐亮出了武器,只有这样,才有改变游戏规则的可能。
☆标题:学生官场无处话凄凉(2010-05-26 08:19:02) 蒋方舟
http://blog.sina.com.cn/jfz
进入包厢,所有人都不急着落座但也不谦让,都垂目颔首微笑站得笔直,我不明就里,也模仿他们谦卑温婉如良家宫女,最后走进来的是学生会主席,直到他落座并露出众爱卿平身的表情,所有人才按照官阶大小依次坐下。整场饭局让我像是客串了某个低成本的清朝皇帝剧,大王一挥袖,众臣举杯欢畅。虽然我是个局外的潜伏者,坐在饭桌的最边角,也不打算谋得一官半职,却也在饭局上快乐地战战兢兢,不停自己嘱咐:"君要臣笑,臣不得不笑。"
以上6段文字,使我看清了以前看不清的人与事,情与理。我看蒋方舟的文章感觉很"爽",她知识丰富,文笔流畅,时而逻辑推理,时而形象描述。她论人谈事不转弯抹角,欲言又止,而是直来直去,从容不迫,文风十分坦荡,文中充满自信。
我对她的名字也好奇。蒋方舟这名字让我不由想起《圣经》(旧约)中的一个故事。大意是上帝看到人类都坏了,为利益互相争斗残杀不止,如同动物一般。只有善良的诺亚愿做"义人",劝说人们相爱,却没人听从他的话。上帝让善良的诺亚在高山上建造了一艘方形大船,诺亚用20年建成了,起名叫"诺亚方舟"。一天,诺亚一家人按照上帝的旨意进到船里,还带上拣选出来的各类物种。上帝发大水灭了所有生灵,只留下诺亚一家人和他们拣选的物种繁衍。
蒋方舟的名字不知道是谁起的,也不知道是否与诺亚方舟的故事有关系?不管如何,诺亚方舟的故事所启示的真理也适合现在。现在中国人比上帝毁灭生灵前好不了多少,如果不能自救,外国就会来拯救,如果外国人也不拯救,上帝就会把人类全部毁灭重来。
利比亚就是例子。卡扎菲像恶魔一样屠杀平民,国际社会一致谴责。有些国家还军事打击卡扎菲,尽管有不同声音,还没有相反行动。这就是在"替天行道",完成上帝的旨意。中国现在也需要拯救,我从蒋方舟的文章中深刻感受到,她是带着拯救中国人的使命来的。她这样人多了,中国就会越来越变好,上帝会由温怒转而微笑。
最让我震惊的是蒋方舟的年龄,她才21岁啊!这么年轻就对社会和人心有这么深入细致的观察,就写出这么有思想性的好文章。她博客里还有16岁左右写的文章,也都令人惊喜,简直不可思议。都说有天才少年和神童,她不会就是天才吧?中国曾经出了一位高中没毕业的文学写作男天才----韩寒,被称为"韩寒现象";现在又出了一位大学没毕业的思想文化女天才----蒋方舟。也可称为"蒋方舟现象"。
有机会我想好好研究研究"蒋方舟现象"。 就像封建时代女孩子的裹脚布一样,现在的教育体制起到"裹脑布"的作用,严重摧残着青年人稚嫩的头脑,脑残学生随处可见,可她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功摆脱了教育体制的摧残成为"天足"。她特立独行,不是清华大学这种学校能够培养出来的,但她出在清华,心灵成长不在清华。我敢预言,在中国不久的将来,清华大学会以出了个蒋方舟为荣。
如果从我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理解"蒋方舟现象",我把她的思想信念比作一艘"蒋方舟",它建造在中国思想的高山上。当中国民主思想浪潮到来的时候,会淹没一切陈旧思想文化,"蒋方舟"自然会漂浮在汪洋之上,继续传播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
我就介绍到这里吧,建议到蒋方舟新浪博客看看(蓝色为连接),那里有很多精彩文章,很高的关注度,还有很多赞美的评论。向往民主的人都会从中受到鼓舞。中国有这么一批觉悟的年轻人在拯救中国,年纪大一些的,关心民族前途的人们就不必忧虑了。
见爱德华夏新浪博客:《唤醒》新书简介
http://blog.sina.com.cn/edwardxiajun
我的更多文章:
我遇见女恶房东(上)(2011-04-03 13:56:35)
北大对"思想偏激"学生"会商""帮扶"(2011-03-27 08:58:26)
我从"首长好"照片上看到什么(2011-03-08 09:04:57)
也谈重点大学毕业生"蚁族"增多说明什么?(2010-12-15 09:58:10)
聊聊北大教授孔庆东(2010-12-05 11:19:38)
冷血大学生是怎样炼成的(2010-12-01 16:26:45)
课文删除《范进中举》像打碎高考人的一面镜子(2010-09-18 08:44:29)
悲哀的北大清华!(2010-09-08 10:06:27)
东南大学为什么要破格录取王云飞(2010-09-07 09:28:55)
龙应台北大演讲遭删改(2010-08-10 12:30:02)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使用 Google 阅读器订阅一五一十部落推荐文章
- 开始使用 Google 阅读器,轻松地与您喜爱的所有网站保持同步更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有深度,值得一看;有意思,值得一读;无聊,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