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人真的会在乎春晚的历史?虽然每年都有一些诸如流金岁月的小回忆栏目,把过往的那些温情、动容、爆笑的场景予以回味。但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深入,春晚不过就是一碟小菜,任何试图让这道菜成为不可或缺的人都在成为被嘲弄的对象。
往年,那个总会在春晚刚开场时候就会出来的老面孔——冯巩和他总是那口吻:想死你们了。2013的蛇年春晚,他则是在午夜之后出现的。而更大的看点,也成为更多普通观众每年必守候的赵本山今年是真的与春晚无关了,他参演于辽宁卫视的节目《中奖了》,即便无心观看辽宁卫视春晚的外省人,也多半已经在互联网中看了。
赵本山还是那个老样子,他的形象和角色就像固定住了,这一点像周星驰也有类似的经历,虽然2013年星爷已经是广东省的政协委员,但在他的角色出演里却一直是以草根底层的身份出现。而这赵本山,如果真要让他演个富翁什么的,又或者特绅士的那种,料想他也真是做不到的。这样的事情有时候不好用科学什么的去解释,俗成的习惯,虽然一部分观众对赵本山已经产生了——“情欲疲劳”,但还是有很多人更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固定的形象和演出模式。
心理学家所解释的“情欲疲劳”是——当你对浓情蜜爱疲惫之时,常常产生憎恶情绪。现实悄悄占据上风,爱变成了恨。而来源2013年2月9日(除夕)的羊城晚报里,则有一个这样的说法——在赵本山看来,小品艺术是原生态的,创作不能离开乡土的根,“我要把它从泥里拽出来,洗一洗送上舞台”。赵本山对自己小品的概括就是俗,但他不认为俗不好:“我就是俗人,这么多年还是觉得东北大酱最香,让我高雅真的很费劲,我不是干这个的,让我雅起来就等于假起来。”
赵本山并非是不够聪明,要不然他就不可能是连续数年的春晚小品王,更不会成为一条巨滑的人精。诚如网络上的段子说,每当我们在春晚的时候,看到本山大叔这样一个地道的草根形象,可是只要一看到新闻里说他都拥有了私人飞机了,这差距实在过大啊。但是赵本山却敢于守俗,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份能耐。
席琳·迪翁的名气自然还是蛮大的,这一点宋祖英在中国民间更是有所谓“国母”之称谓。好好的一首《茉莉花》怎么唱出了这样一个腔调?这又有什么好稀奇的呢?须知当年龚琳娜也是清纯的小模样,可自从《忐忑》之后,一路东倒西倒的唱出了《法海不懂爱》,这也就算了,她居然还可以唱出《金箍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样的,还可以说没有最俗,只有更俗。我们既不了解最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自然也不知道最俗的底线是什么。
有些事是认真不得的,所有的娱乐消费大概是这句话最真的注脚。因此,春晚精彩与否已经不重要,吐槽的有趣,才是我们更愿意关注的。本来魔术师刘谦与钢琴家李云迪之间的演出打趣,像我这样一个还算有点重口味的人,也经常是看到一些荤段子敢自称秒懂的家伙,都不敢说在当时,我邪恶了。可还是有比我牛的人儿,他们邪恶了。
邪恶就邪恶了呗,没啥了不起吧?无非刘谦与董卿原来的搭档,套用俗式还是男女搭配、魔术不累,而王力宏原来是和李云迪搭档的(2012年9月王力宏香港个唱,李云迪帮忙。而最近的绯闻出自二人牵手同看李安导演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渐成热闻。),难不成这基情四射的时代,真的让所有人都不能免除?还非得要从同性术语里问声——嘿,力宏哥们,你是直人吗?可王力宏解释了,他说自己的取向蛮正常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娱乐新闻都在重复一个信息,重播的春晚里把这点小戏幕给删了。
这就属于没事找事的,自然整个春晚为了契合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有意的贴合。从蔡明、潘长江等人合作的小品调侃力度算是最直接的,虽然李咏那张驴脸长度的脸,每年都会被调侃,但是也没有蔡明阿姨这个妖精调戏的这般厉害;毕福剑未能幸免,朱军倒并非是躺着中枪,他所主持的《艺术人生》被人诟病除了煽情就是煽情的想让人流泪,除此别无其它了。
调侃是整个中国大地上越来越具有娱乐性的事,往后要是写篇文章,风雅否?根本不重要,但是一定要植入段子,最好在140字左右,又耸动又毒舌。那样就能很快的传播成最新经典网络语录了,就像“智商余额不足,请充值。”但是这样的娱乐性,我们在公共生活、公共事务上也可以有吗?那么我们是否需要一批更富有质量的演员呢?可为什么我们还是反感周星驰在广东2013年政协两会上出席时间过短呢?
异域风情,据说在诱惑技术里是常用的。土耳其的舞蹈确实有力,但中国自编舞蹈也未必真的输分太多,就像音乐家雅尼(中国人最熟知的音乐应该是《和兰花在一起》)与常静(《呼吸》等纯音乐)等共创的《琴筝合鸣》,这类新式的创意节目越来越多,但反观传统节目的退场,似乎我们更应该得出一个结论:娱乐之势,浩浩荡荡,适宜则上,不宜则退。原来最少还有一个京剧大串演,而今年已经只是一个节目独撑了。
传统的脱离是不是越彻底越好?这个估计没人能说的清楚,语言类型的节目如相声、小品这些单元,自然是中国人心中乐子来源最直接的地方。郭德纲、于谦能上春晚,当然是好事,可我觉得如果他们去表演的就是那嘲讽春晚的《我要上春晚》是不是会更有突出效果呢?可惜合家团圆的中国节庆里,这样的期许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他们的相声也最多是调侃一些“戴表”们、炫富浪费的那些财绅,而董卿的接话更像是把这些调侃要带入到主旋律,也就是最近的光盘子运动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民众这块把所有的负面消息,都解构成一个可玩可好玩,又可气的小段子,到了官方流派的声音里仍旧可是那么的主旋律。我不由的感叹道,是我们的差距太远了,还是这正经的场合真的不适合开一点点玩笑?但从主持人之间的互相捧逗,他们也是很有娱乐精神的啊。可惜的是,我们生活的国度,还是有很多的东西处于不可触碰的状态。
而说到嘲讽最有力度的,我想又能契合中国人性格的应该还是那个相声《这事不赖我》,凡事都是他人的责任,而我还是那样的堂正高大。是啊,付出过努力,做出过尝试,怀抱过美好的期望,可总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可以让我们自己享受片刻,自然所发出的心声——这事真不赖我。就连相声里反讽的,也有我们这些坐在电视机前的人,可我们却只需要哈哈一笑,也随着这个腔调再补一句而已。
春晚这道菜,也就没啥好赖人的。它不是一盘饺子,也不是一碗米饭,甚至不是一杯啤酒或可乐,只是一盘可有可无的小菜。你说你吃出了味道,也没人计较,你说你看到就心里烦,也没人觉得这事真的很值得安慰一番。这是娱乐至死的过程,可真要问娱乐至死好与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事不赖我,你们自己去看着办,和我没有一丁点关系。要不是这样,我都懒的写这样一篇不赖我的文章。
独园居士 2013年2月10(大年初一)20:46
- 『与自己书』“春晚”的晚上 / 2013-02-10 01:07 / 评论数(6)
- 『新闻札记』道德英雄袁厉害的“形象破产”记 / 2013-02-06 22:25 / 评论数(21)
- 『与自己书』新疆某地农村见闻 / 2013-01-30 23:32 / 评论数(2)
- 『与自己书』请给我一个摔倒的机会 / 2013-01-28 00:24 / 评论数(1)
- 『解阅赵政』造神的不同过程及需要 / 2013-01-27 11:29 / 评论数(1)
via 一五一十部落推荐文章 http://www.my1510.c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有深度,值得一看;有意思,值得一读;无聊,浪费时间